欢迎您,请 登录 或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医工资讯 综合资讯 查看内容

六大医疗技术被看好

2014-6-12 10:05 阅读: 2107 评论: 0 来源: 生命时报 编辑: 医工在线
[导读]近年来,大量革命性技术创新给医疗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国外一项基于2009-2014年医疗市场现状的报告列出了10项增长潜力巨大的医疗新技术,如胶囊内镜、药物输送系统、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移动医疗等, ...
近年来,大量革命性技术创新给医疗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国外一项基于2009-2014年医疗市场现状的报告列出了10项增长潜力巨大的医疗新技术,如胶囊内镜、药物输送系统、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移动医疗等,市场总估值高达4543亿美元。本期,我们选择其中6个前景最被看好的技术,并请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刘思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尤长宣、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院副院长兼创伤病区主任张立海、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副主任刘清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兼信息中心主任刘帆等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解读并展望。
    非侵入性检测,取代穿刺
    代表:唾液检测血糖
血液、羊水、骨髓……这些液体的指标是许多疾病的诊断依据。但获取它们需要穿刺,有侵入性,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容易交叉感染。像糖尿病患者更需要不间断监测血糖,治疗依从性较差。
基于生物传感器技术的非侵入性检测设备的发展,为患者带来希望。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012年报道,美国普渡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一种传感器,能通过泪液和唾液检测糖尿病,还可诊断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症。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临床与转化遗传学系副主任玛丽·诺顿博士则开发出非侵入性产前检查技术,可检出超过80%常见染色体三倍体异常(如唐氏综合征),有望取代绒毛膜取样和羊水穿刺。
随着可穿戴医疗的发展,非侵入性检测技术有望走进千家万户,实现全天候监测。比如以色列BIG公司开发出手表式血糖监测装置,通过测量生物电阻变化监测病情。但美国科技杂志《收集世界》提出,无创血糖检测技术仍处于开发初期,尚无产品上市。刘清君说,如何保证数据更准确、分析更可靠,是此类设备面临的技术难题。
    影像诊断,减轻痛苦
    代表:胶囊内镜
有报告显示,十大医疗新技术中2/5(约1778亿美元)的市场份额来自内科诊断技术,包括核医学成像、胶囊内镜等。
美国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十年来,医用成像技术将成像时间缩短为几秒,拍出图像是三维、全彩的,能在很大程度上取代过去的穿刺活检。比如核医学成像技术为肝纤维化的无创检查打下基础;胶囊内镜让患者免受痛苦。刘思德介绍说,胶囊胃镜比普通胶囊略大,有一个米粒大的摄像头。吞下后,它会以每秒两张的速度拍照,并将照片实时发送到体外图像记录仪中,6~8小时后随大便排出。医生只需分析收集到的照片,就可对胃肠道的状况一目了然。“胶囊胃镜甚至实现了在家检查,然后用手机、电脑将照片发给医生,就可能早期发现胃癌等。”但它也有弊端,如8小时拍出的5万张照片中,七八成是没有诊断价值的,而且存在盲区。这些问题需要厂家和医生合作解决。
    微创技术,缩小伤口
    代表:微创内固定
1987年,法国医生穆雷完成了世界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创了微创外科新纪元。几十年来,从胃肠镜到腹腔镜,微创概念已深入到各医学领域。有国外学者将微创外科、基因工程、器官移植并称为21世纪医学发展三大主流。
骨科微创技术正引领方向。以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最易发生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例,张立海介绍说,过去多采用动力髋螺钉,也就是“打钢板”固定,创伤大,患者需长期卧床,易诱发血栓。“我院统计,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死亡率约6%,甚至高于恶性肿瘤。”随后,伽马钉等微创设备的开发克服了手术切口大的问题,但不能把伤骨完全复位。对此,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院院长唐佩福设计出内侧支撑髓内钉,通过微创内固定技术,在伤骨内侧增加一个固定。该技术让患者可以早下地,避免发生致死性并发症,并得到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认证、批准,并在国内推广。
12下一页

最新评论

扫码打开小程序

扫码安装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