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医工职场 考试晋升 查看内容

医工晋升之论文写作与发表及部分期刊简介

2014-2-8 12:19 阅读: 85987 评论: 0 编辑: 南国知心
[导读]一、论文写作的必要性1、晋升职称的需要 目前,大多数地区和单位对中级以上职称的晋升都有论文指标;2、成果意识 我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所取得的成果,必须正式发布,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3、促进学术交流4、拓展 ...
医疗器械类期刊简介之《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期刊号:ISSN:1006-6586 CN:11-3700/R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内一本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期刊。自1995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满足临床医疗诊疗、工程技术管理和设备研发的需要为宗旨,传播国内外最新医疗器械应用与科技、市场及政策法规,以促进我国医疗器械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主办单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收录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1]被评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同时还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全文收录。
发行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目前发行量为30,000册/期。发行途径包括:(1)读者订阅。(2)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员企业免费赠阅。(3)按我刊建立的全国二级以上医院通讯录数据库免费赠送院长、设备应用科室主任及设备购置负责人。 发行范围为:(1)医院读者20,000册/期(覆盖了全国二级以上的医院;其中院长占25%,设备应用科室主任及设备购置负责人占45%,各科室占27%,医院阅览室占2%,其他占1%.) (2)企业读者8000册/期(覆盖了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企业80%以上) (3)医疗器械科研机构、医疗器械及卫生主管部门读者1000册/期 (4)全国各地图书馆及国家级数据库500册/期 (5)海外订户及外国住华机构300册/期。(7)其他200册/期。
品质
1. 行业背景,共享更多业界资源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科技部、商务部等主管部门,与相关学科的各学会、协会等组织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2. 权威专家,为文章质量提供保证《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创刊14年来,积累了丰富、权威的专家资源,汇聚了近千名业内不同领域、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院士、博导、教授、院长、主任级)。专家来自全国、台港澳地区以及德国、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法国等国家,为保证杂志文章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核心期刊数据库成员,论文发表权威载体《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已被国家科技部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CNKI( 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国家级期刊数据机构收录,并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杂志内容通过以上渠道为国内外读者查询、阅读、引用、索引。
4. 国际拓展,更多合作机会:杂志借助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行业优势,与国外相关协会也建立了沟通渠道与合作关系;同时与多个国家驻华使馆商务处、信息处等均有联络和合作。
5. 合法性, 提供基础保障:《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是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登记注册的国家级合法刊物,受国家法律保护。她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能为客户提供安全、长久、有效的服务,并能全方位地保护客户的名誉不受伤害,客户的利益不受损失。[2]
栏目
专题:每期针对一个医疗器械领域,组织知名专家、医院科室主任对本专业技术最新进展、临床最新研究与应用进行详细介绍与分析,每年“专题”栏目的领域涵盖:放射、超声、核医学、检验、医用高分子、医疗设备管理、急救、医院信息化、心血管、康复、外科植入物、微创介入医学、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等。
综述:深入广泛地介绍医疗器械不同领域的国内外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
临床工程:详细介绍在用医疗设备的应用、管理、采购、计量、维修、质量控制、资源共享、效率提升等。
技术报告:介绍产品、技术的具体应用和开发设计成果 ,以及技术发展动态,是研发设计工程师经验交流的园地。
专家沙龙:邀请行业专家,以其专业的视点,对该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引发行业同仁的思考。
标准检测:宣传、介绍国家有关医疗器械行业的法律、法规,并做出明确的阐释;分析各国医疗器械政策、市场信息及相关情报,供有兴趣者参考。
产业论坛:报道国内外医疗器械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为医疗器械产品的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和采购选择提供翔实可靠的参考信息。
行业报道: 报道业界与市场的动态、行情与变化,帮助读者掌握和了解瞬息万变的医疗器械市场。

投稿须知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逻辑性,有理论性和指导实践意义。
2.文稿要求论点鲜明、数据可靠、资料翔实、分析方法正确,语言精练、书写工整。
3.研究类文稿和综述、讲座稿件全文在5000字左右,临床经验交流稿件全文在3000字左右。文章格式请按照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分前言、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研究类文稿应另附150~200字中、英文摘要,3~5个关键词。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应采用结构式著录:含目的(Objective )、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
4.文稿(可用复印件)要求打印在16开白纸上,字迹清楚,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数字请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个单位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计量单位请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外文需打字或用印刷体书写,并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图请用白纸单面墨绘,尺寸应较计划刊出者大一倍。照片请用光面纸印出,要求清晰、层次分明。图和照片不得折叠和出现划痕,背面请注明图号、作者、文题和上下向。
5.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在参考文献表中列出。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参考文献,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作者、文题和来源。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
6.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收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后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时,作者可自行处理。
7.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征得作者许可。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修改,务请在来稿中注明。
8.来稿请第一作者所在单位领导审核并附单位介绍信。来稿请勿一稿两投或多投,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
9.来稿首页作者单位后请注明单位所在城市名称及邮编。此三项请列于首页正文下方,并用横线隔开。项目资助课题请注明资助单位及编号。为方便联系,请留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
说明:投稿须知内容在多个期刊类词条以同样的内容重复出现,请用户自行甄别其真实性,以免上当受骗。

最新评论

扫码打开小程序

扫码安装APP

返回顶部